一、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基因检测总述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基因检测是对英文疾病名称为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的疾病进行的各种基因检测的总称。该病简称为LCH),又被称为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增多症X;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X。ICD编码是C96.6。系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网状细胞系统增生的一组疾病,可致多器官受累和功能受损。国际组织细胞学会(WGHS)于1985年正式将该病命名为LCH,并根据年龄、受累器官数以及器官功能受损等因素评分分级。近年来研究显示本病组织细胞呈克隆性增殖,病变性质为肿瘤。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十分明确,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二、什么样的人应当做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基因检测?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小儿多见,年龄小于2岁的患儿往往起病急、全身症状突出、器官功能受损明显;男女比例为1.5~2.2∶1;临床表现多样,以皮肤、淋巴结、肝、脾、骨、肺等富含组织细胞的器官最易受累。
王娴静等对郑州大学领先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6例LCH进行临床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LCH患者临床症状量化统计
症状或表征 |
频率 |
发热 |
88.5% |
皮疹 |
76.9% |
肝脾肿大 |
84.6% |
贫血 |
57.7% |
淋巴结肿大 |
53.8% |
骨质破坏 |
50.0% |
呼吸道症状 |
38.5% |
LCH由朗格汉斯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多核细胞组成。朗格汉斯细胞胞核稍偏位,呈卵圆形、肾形或因核沟而凹陷,核仁不明显,呈“咖啡豆”样;胞质丰富,呈淡染或嗜酸性,可见丰富的胶原沉积,增生的组织中偶可伴脱髓鞘改变,但无或呈散在朗格汉斯细胞浸润,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发生坏死后可形成肉芽肿或脓肿。朗格汉斯细胞主要表达 S-100 蛋白、波形蛋白(Vim),以及一些组织细胞标志物如 CD1a、Langerin(CD207)和 CD68,其中 CD1a 表达阳性具有特异性,可以明确诊断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既往传统的 LCH分型有三种:勒-雪病、韩-薛-柯病及嗜酸性肉芽肿。而最新的LCH分型主要是根据受累的器官和部位的数量来分,即单系统性LCH和多系统性LCH。
三、佳学基因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基因检测大数据分析
朗格罕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发病率低,年发病率 1~2 /100,000。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儿童,成人较少见。LCH可以从局限单个器官或孤立性病灶到多系统器官累及不等,最常累及骨和皮肤,其他常见受累器官还包括肺、肝、脾、淋巴结、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等。
四、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基因检测病因
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紊乱等有关。关于其发病机制有 2种假说: 树突状细胞的恶性克隆增生; 抗原提呈细胞与调节性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异常。
五、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基因检测诊断
LCH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及影像症状,误诊率极高,欧洲指南中指出LCH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活检,光镜下可见典型的朗格汉斯细胞,电子显微镜下细胞内的 Birbreak颗粒是诊断的“金标准”。而影像检查可以较好地显示LCH分布范围和病灶情况,能在LCH的诊断和全身评估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LCH国际诊断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LCH国际诊断标准
诊断等级 |
评判标准 |
Ⅰ级(初步诊断) |
光镜下发现即朗格汉斯细胞(LC)浸润。 |
Ⅱ级(明确诊断) |
光镜下发现LC浸润并有以下4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2种或2种以上阳性:①三磷酸腺苷酶;② S-100蛋白;③α-D-甘露糖酶;④花生凝集素。 |
Ⅲ级(肯定诊断) |
光镜下发现LC浸润,并有透射电镜见病变细胞内有Birbeck颗粒和(或)病变细胞CD1a抗原表达阳性。 |
七、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基因检测治疗及预后
LCH目前在治疗上采用分型、分级而分治的策略。单系统病变(SS-LCH)的预后好。近年来随着化学疗法的进步,伴危险器官受累的多系统病变(MS-LCH)及难治性/复发性病例(Re-LCH)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如表3所示。
瑞典一项历时39年长期随访资料显示LCH患者的总体病死率约为10%。预后因素与年龄、受累脏器数、脏器功能异常等有关。
表3 LCH治疗手段
疾病类型 |
治疗方法 |
|
单系统病变(SS-LCH) |
皮肤 |
孤立的皮肤结节可以手术切除,不必行根治性手术;皮疹可以外用类固醇激素或20%氮芥软膏治疗;如果局部治疗无效或病变范围大,则行全身性治疗。药物可以选择泼尼松联合或不联合长春花碱(VBL),或者选择低剂量甲氨蝶呤(MTX)口服,疗程3个月。 |
骨骼 |
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建议行全身化疗,具体方案见 MS-LCH 的治疗。 |
|
淋巴结 |
孤立的淋巴结病变可以切除活检,多个淋巴结受累可以行全身化疗。 |
|
中枢神经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均应行全身化疗,化疗方案选择VBL联合或不联合类固醇激素或单用克拉屈滨(2-chlorodexyadenosine,2-Cd A)。 |
|
多系统病变(MS-LCH) |
治疗方案主要有国际组织细胞协会的LCH-Ⅲ、日本LCH学组的JLSG-96/JLSG-02和欧洲的
DAL-HX83/DAL-HX90。
LCH-Ⅲ方案相对简单,药物包括VBL、泼尼松、MTX及巯嘌呤,JLSG方案中化疗密度、强度均高于其余两者,药物包括泼尼松、VBL、长春新碱、阿糖胞苷、MTX、巯嘌呤、阿霉素、环磷酰胺及环孢素A。
比较三者对MS-LCH的治疗效果发现三者的有效率相近(78%~80%),三者的5年生存率均达到80%以上。DAL-HX和LCH-Ⅲ的尿崩症发生率相近(9%~12%),JLSG-02研究目前仅报告了尿崩症的发生率5.9%,明显低于其他研究;DAL-HX病死率(19%)高于LCH-Ⅲ和JLSG-96;JLSG-96复发率(45.3%)高于DAL-HX和LCH-Ⅲ。 |
八、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基因检测的科学依据
[1]房国成,王金成.成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1):138-140.
[2]泥永安,孙立荣.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03):291-294.
[3]朱明,郁冰冰,翟继良,桑胜鹏.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及文献复习[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01):161-163.
[4]阎晓玲.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14(10):866.
[5]姜瑶,伍钢,张盛,丁乾.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放疗的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02):193-195.
[6]王娴静,邹湘,孙慧,赵晓武,罗明霞.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26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09,24(21):1897-1898.
[7]李凤朝,杨雪梅.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20例临床及病理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29(09):594-595.
[8]沈洁. 43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分析[A].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2009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2009: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