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病、罕见病基因检测导读: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congenitial myasthenic syndromes,CMS),也称家族性婴儿型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基因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前、突触后缺陷,使得神经-肌肉传递障碍,而产生的一组临床表现相似的肌无力疾病。常发生于新生儿或2岁以前的幼儿,也可发生于成人。由于临床表征与多种肌肉疾病相似,常被误诊,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有哪些症状?如何诊断该病?今天为大家详细讲解。
案例分享
2016年7月佳学基因接收到来自重庆市张女士的女儿多多(化名)的血液样本,检测项目为:先天性肌无力致病基因鉴定基因解码。
患者情况:患儿多多(化名),1岁,足月顺产,出生时哭声低微,双眼睑下垂,睁眼费力。在之后的母乳喂养中间断出现吸吮无力、反呛等症状,而且多多的四肢肢软无力,当时父母也没有在意,认为是孩子太小的原因。在多多1周岁的时候因肺炎入院1次,医生查体发现孩子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且呈现阵发性加重,怀疑是先天性肌无力,询问家族史发现,家族中并无相关疾病史。为了尽快确诊,医生联系到佳学基因,抽取孩子及父母血液样本送至佳学基因解码中心进行致病基因鉴定基因解码。
基因解码:解码结果显示,多多PR***基因纯合突变,父母均为杂合突变。
基因解读与遗传咨询:结合临床表征,解码结论得出,患儿为先天性肌无力,父母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明确病因后,医生立即为多多进行了针对性治疗。
疾病介绍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congenitial myasthenic syndromes,CMS)也称家族性婴儿型重症肌无力,是一组记载于佳学基因《人体基因序列变化与疾病表征数据库》中的疾病,由遗传缺陷导致的异质性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的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常见于新生儿或婴儿,也见于儿童期或成人。
发病原因
许多基因突变都可引起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基因解码研究表明,CH***基因突变导致疾病的发生占所有病例中一半以上。RA**N,C**T,CO**和DO**等基因突变也在大量病例中发现。所有这些基因指导合成用于产生参与神经肌肉接头的正常功能的蛋白质。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末端之间的区域,通过信号传递触发肌肉运动。
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的变化,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并破坏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末端之间的信号传递,细胞之间的信号中断导致骨骼肌运动能力受损、肌肉无力以及运动技能发展缓慢。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也会导致呼吸问题,这是由于胸壁肌肉运动障碍引起。
在一些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的病例中,基因解码也发现,参与神经肌肉信号传导的蛋白质也会由其他基因的突变导致,尽管这些突变仅存在于少数病例中,基因解码也能够准确找出真正的致病原因。
基因解码研究表明,这些基因突变可由父母遗传而来,也可能是孕妇在妊娠前三个月感染了细菌或者病原体导致自发突变,具体原因还需进行致病基因鉴定明确。
临床表现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波动性的眼外肌、肢带肌、咽喉肌及呼吸肌的无力。面部肌肉的影响最常见,包括控制眼睑的肌肉,移动眼睛的肌肉以及用于咀嚼和吞咽的肌肉。任何用于运动的肌肉在这种疾病下都会受到影响。由于肌肉无力,患病的婴儿可能有喂食困难,并且会延误运动技能的学习,如爬行或走路。无力和活动有关,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婴儿可以表现为发作性的呼吸困难,吃奶费力,常常因为肺部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先天性肌无力极易与其他肌肉、发育不良或神经类疾病混淆,能够准确快速的确诊疾病,对于新生儿的治疗来说十分重要。
先天性肌无力致病基因鉴定基因解码
佳学基因《人体基因序列与疾病表征数据库》显示,这种疾病常常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方式在随着血缘关系传递。也就是说即使父母不患病,子女也可能因为遗传的原因而发病。但是有很少一部分是由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在某些情况下,没有家族病史的疾病案例,往往是由于患者在发育过程中产生的自发突变,这些都可以通过基因解码进行明确。
“佳学基因先天性肌无力致病基因鉴定”采用佳学基因独有的基因解码技术,结合国际国内数据库,在高通量测序的基础上,精准分析导致先天性肌无力症发生的上百种致病基因,实现对先天性肌无力症的准确诊断与分型:(1)对于未发病人群,提示个体先天性肌无力症发病风险,帮助及早预防,调整心理和环境因素,有效避免先天性肌无力症的发生;(2)对于患病人群,找到先天性肌无力症发病的基因原因,选择最有效、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3)对于有先天性肌无力症家族史的人群,找到致病基因,可以指导优生优育,终止先天性肌无力症致病基因在家族的延续,让后代或者二胎不再患有先天性肌无力症。此外,正常夫妻也可能携带先天性肌无力症基因,在备孕前进行先天性肌无力症基因解码可以降低和规避后代患先天性肌无力症的风险。
适用人群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先天性肌无力症致病基因鉴定?
1、 有先天性肌无力症相关临床表型的患者;
2、 有先天性肌无力症相关临床表型的疑似患者;
3、 有先天性肌无力症家族史的人群;
4、 生育过先天性肌无力症患儿的夫妇;
5、 想了解自身患先天性肌无力症风险的人群;
6、 先天性肌无力症高发地区人群。
样本类型
参考文献
1、MIDDLETON LT. Congenital mnyasthenic syndromes: report of the 34th ENMC International Workshop[J]. 1996,6(02):133-136.
2、陈昕,唐北沙.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3,(5):265-267.doi:10.3969/j.issn.1006-2084.2003.05.005.
3、ENGEL AG, SHEN XM, SELCEN. 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the congenital myasthenic syndromes.[J]. 2010,1/2(1/2):143-153.
版权说明:本文系佳学基因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