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学基因检测】什么是全因病死率?
遗传病、罕见病基因检测导读:
全因病死率是佳学基因研究基因与人体疾病表征的关系中,为了鉴别区分影响人体健康状况的基因因素与非基因因素的的一个关键指针或者说是指标。它就是“所有疾病原因导致的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疾病原因导致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分母是某段时间内的人口总数;分子是在该段时间内所有因病而导致的死亡人数,不论任何疾病原因导致的死亡,都算作死亡人数,作为分子。 其公式为:全因病死率=某人群某年总的因病而死亡的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K=100% )。全因病死率是用来衡量某时期人群因病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常与某时期人群组,特定年龄组连用。区别于全因死亡率,个别病因别死亡率。
全球全因病死率统计
根据一项新的包含188个国家具体死亡原因数据的报道显示,因为传染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显著下降,全球人类的寿命比20年前明显延长。尽管在不同的国家中死亡原因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全球层面上看,药物使用问题与慢性肾脏病成为了从1990年开始人们早期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占比因素,包括胰腺癌和肾癌在内的一些癌症的死亡率也有所增加。
同时,各国在减少如麻疹和腹泻等疾病的死亡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1990年到2013年,两类疾病的死亡率分别减少了83%和51%在全球范围内,三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占据了2013年全球近32%的死亡原因。 死于心脏病等特定疾病的死亡人数,随着人口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然而这些情况在特定年龄死亡率的降低则是进步的标志。
大多数癌症包括乳腺癌、宫颈癌、结肠癌等的死亡率,已经有所下降,但事实上胰腺癌、肾细胞癌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死亡率却有所上升。
“现在的人已经不太可能死于他们的父母的那些死亡原因,但在世界各地有更多的老龄人存在,”IHME领导者Christopher Murray博士说,“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趋势,人们的寿命更长。我们只需要确保我们今天在制定正确的卫生政策,来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健康挑战和所需要的合理的开支。”
全球全因病死率的性别差异
无论男女,全球平均寿命从1990的65.3岁提高到2013的71.5岁,女性比男性大寿命延长方面更明显。女性的预期寿命增加了6.6年,男性平均寿命增加5.8年。如果按照在过去的23年中所看到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30全球女性的预期寿命为85.3岁,男性的预期寿命则为78.1岁。
全球全因病死率的年龄差异
死亡率在不同的年龄组以及国家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所有80岁及以下的年龄组,死亡率已经有所下降,这种现象女性比男性更明显。年龄在30-39岁和超过80岁的男性显示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20和44岁之间成人死亡率的性别差异不断扩大,艾滋病毒/艾滋病、人际暴力、道路交通伤害以及产妇的死亡率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对于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紊乱以及疟疾则是位居死亡原因前列。而基于基因解码成果的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将会大幅度降低各年龄段的全病因死亡率。佳学基因黄家学博士这样指出。
印度对全因病死率的重大影响
考虑到印度庞大的人口规模,专家预测它可能很快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死亡率趋势将对全球的大趋势产生重要影响。在2013年,印度全国死亡人数为10200000,占全世界的死亡人数的19%。从1990年以来该国已在降低儿童和成人死亡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儿童死亡率平均下降率一直为每年3.7%,而成人死亡率则每年下降1.3%。在1990年至2013年之间,印度男性在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从57.3岁增加到64.2岁,而女性则从58.2岁增加到68.5岁。 “在印度的大人和孩子们活得更长、更健康,这是很令人鼓舞的,”来自印度公共卫生基金会的本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Jeemon Panniyammakal博士指出,“然而,鉴于印度对全球健康情况日益增长的影响,我们必须做更多的工作来解决这些早期杀死人们的疾病。”而早期全因病四率的降低依赖于基因检测技术在婚前、出生前及发病前的合理应用。中国显然是最早获益于这些技术应用的国家。
控制全因病死率所遇到的挑战
对于在世界的其他地区,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寿命延长的原因主要是死于腹泻、下呼吸道感染与新生儿疾病的人数有所减少。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交通伤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下降则是高收入地区寿命延长的主要因素。 对于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地区,导致的预期寿命减短的原因各不相同。糖尿病、内分泌失调和慢性肾脏病成为了许多地区寿命缩短的原因,包括拉丁美洲中部地区;精神障碍已在多个地区的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北美地区;故意伤害所导致的寿命减少则发生在南亚、亚太地区的高收入国家,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部地区。在东欧和中亚,肝硬化成了寿命减短的主因。艾滋病毒/艾滋病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部地区以及一小部分西、东部地区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艾滋病毒/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达顶峰近十年,而这仍然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十几个国家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来自南非医学研究理事会的该项研究共同作者Andre Kengne博士说,“因为更少的年轻人死于儿童疾病,我们必须做更多的工作来确保艾滋病不会成为各个年龄段人们生命的威胁。” 尽管当看到其他死亡原因时,死亡人数的确越来越多,但较低的死亡率则是明显的进展。自1990年以来,糖尿病,艾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肾脏病,阿尔茨海默病被视为死亡率增大幅度最大的疾病。但对许多疾病,包括胃癌、霍奇金淋巴瘤、风湿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急性阑尾炎以及精神分裂症,相比1990年死亡率已经下降了超过三分之一。一些癌症的死亡率已经下降(肺癌下降9%,乳腺癌下降18%,白血病下降20%)。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全球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也下降了超过五分之一。总体而言,在1990年至2013年间,仅有极少数病的全球死亡率显著增加。
本文所参照的材料依据:
GBD 2013 Mortality and Causes of Death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0 causes of death, 1990–2013: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 The Lancet, Dec 18, 2014 DOI: 10.1016/S0140-6736(14)61682-2 [pdf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