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解码导读:你在饿着肚子的时候有没有对别人暴躁地发过脾气?或者别人饿肚子时有没有对你发过脾气?如果有过的话,这种愤怒叫做“饿怒症”(英文为Hangry,是饥饿Hungry和愤怒Angry地组合,于2018年正式加入《牛津英语》),虽然这个组合词语描述了我们很多人在饥饿状态下的坏情绪,但基因解码研究发现饥饿与情绪之间确实存在基因相关的某种联系。
饥饿对大脑的影响
基因解码研究发现,人们吃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都会被消化成单糖(比如葡萄糖)、氨基酸和自由脂肪酸。这些营养成分会进入血管,作为能量传输到人们的器官和组织中去。
一餐之后随着时间流逝,血管中这些营养成分的循环开始下降。如果你的血糖水平降到一定程度,大脑就会认为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状况。你看,不像人体内的其他器官和组织可以靠多种不同的营养来维持运转,人的大脑基本上要依赖于血糖来工作。
可能你已经注意到大脑对于血糖的依赖,在血糖水平低的时候,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比如,你会发现很难集中精神,或者会犯一些愚蠢的错误,你或许会注意到自己说话变得语无伦次或者含混不清。
另外就是饥饿的时候,会让人更容易发脾气,尤其是在最关心的人面前放松警惕,无意中发脾气——比如朋友或者伴侣。基因解码研究人员为此做过关于饥饿与情绪相关的调查研究,他们对10万人次进行了问卷,结果显示75%的人群会在饥饿的时候容易感到愤怒。其中在性别和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比如女性比男性在饥饿的时候更容易愤怒,50岁以下的人比50岁以上的人饥饿时也更容易愤怒。
饥饿与愤怒潜在的生物学关联
为了研究饥饿与愤怒/易怒的潜在生物学联系,基因解码研究人员进行了全基因组基因信息分析,他们发现若干个基因与之相关联,比如ERI1基因与主观幸福感、易怒性和神经质相关,此外还有Y神经肽,一种饥饿时大脑自然释放的化学物质。它通过作用于大脑中一系列受体,包括一种叫做Y1受体,来刺激贪婪的进食行为,同时还控制着愤怒和攻击性。
所以如您所见,饥饿的时候会让人难以控制脾气。同时,饥饿时感到愤怒/易怒也可能源于支配我们的个性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基因,这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解码分析。
基因解码研究表明,人们受到这些基因因素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也就难怪人们在饥饿时表现出来的怒气也就各不相同了。
应对“饿怒症”,我们该如何更好的控制情绪?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饿得太厉害之前吃点东西。你可能会急切想来点应急食品,比如巧克力或者薯条,“饿怒”冲天的时候,垃圾食品基本上可以让你的血糖水平急速提升,之后也会快速下降。最终会让你感觉更饿。因此最好来点营养丰富,可以长久抵抗饥饿,又不会热量超标的自然食品。
虽然饥饿会给我们带来坏脾气,但是,有时候这竟然也能成为一个优势,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单板滑雪品牌得主克洛伊·金说,决赛前为了节约时间,没吃早饭就搭上了前往赛场的班车,期间还有安保人员不断找她签名,饥饿加荒唐的签名让克洛伊·金感到非常生气,带着这种怒气和冲劲,她竟然没有发挥失常,反而越挫越勇摘得该项目的品牌,所以说怒气有时候会给人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