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学基因检测】可用于区分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基因检测位点:有证据来源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每年全球新增患者超过 200 万。根据佳学基因检测大数扰分析,仅在 2018 年,就有超过 600,000 人死于乳腺癌。其中大多数病例发生在经过基因检测是雌激素受体 α (ERα) 阳性肿瘤的绝经后女性,并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AIs)、雌激素合成抑制剂 的辅助内分泌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患者。药物基因解码分析指出芳香酶是负责将睾酮转化为雌酮 (E1) 、将雄烯二酮转化为雌二醇 (E2) 的酶。根据药物靶物靶点开发的芳香酶抑制剂来阻断外周组织中雌激素的合成,因此,作为抗雌激素疗法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 ERα 阳性乳腺癌。 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第三代芳香酶抑制剂 AI 包括阿那曲唑和来曲唑两种非甾体化合物药物,以及依西美坦,一种甾体芳香酶抑制剂。在辅助治疗绝经后妇女激素依赖性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所有三种第三代芳香酶抑制剂均优于他莫昔芬。 药效学研究表明,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来曲唑比阿那曲唑更有效地抑制血浆雌二醇水平, 但在 4,136 名患者中进行的 Femara 与阿那曲唑临床评估 (FACE) 试验中直接比较了辅助阿那曲唑与来曲唑的疗法效,治疗组之间的无病生存期或总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 另一项在 MA.27 试验中对 7,576 名患者进行的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的直接对比也表明,依西美坦治疗 5 年并不比阿那曲唑治疗 5 年好。 最近的 FATA-GIM3 试验首次直接比较了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和来曲唑作为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发现在开始治疗后 5 年的无病生存期在3组之间无显着差异。 因此,目前没有依据选择一种芳香酶抑制剂而非其他芳香酶抑制剂作为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这引起了以基因解码为技术基础的基因检测的机析的严重关注。
基因解码是一种先进的基因检测序列获取与结构解读的指导性方法学,重新审视了三种芳香酶抑制剂基本相同的工作原理,该数据显示,阿那曲唑(而非依西美坦或来曲唑)显示雌激素抑制程度与早期乳腺癌预后之间存在关联,并且阿那曲唑具有除芳香酶抑制外的一种作用机制,因为它是 ERα 的配体。 这些从基因解码方面所得到的发现对芳香酶抑制剂治疗的个体化具有潜在意义。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已经确定了几个影响接受芳香酶抑制剂靶向药物的治疗的女性乳腺癌复发风险的基因组区域。 然而,基因检测数据库没有系统地测试个体芳香酶抑制剂治疗和基因序序列变化及遗传变异之间是否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妇科肿瘤精准化研究小组研究了生殖系基因检测结与遗传遗传变异作为非甾体芳香酶抑制剂阿那曲唑和甾体依西美坦疗效差异的预测标志物,以及作为加拿大癌症试验组 (CCTG) MA.27 辅助试验 10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佳学基因发现一组可用于基因检测指标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在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之间的结果存在差异,可以用来进行乳腺癌靶向药物的更具有效果的选择。
本文关键词:
绝经后乳腺癌,芳香酶抑制剂,效果,疗效,GWAS,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基因检测
(责任编辑:佳学基因)